西南成品油管道江津至永川段涉江泸高速公路迁改工程

审批
重庆-重庆-江津区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07日
项目详情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建设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建设单位机构代码: 建设单位法人: 建设单位联系人: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 建设单位详细地址:
****
****0116MA60TD5W5Q孙新海
谢伦**市**区
**市**区港城大道333号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项目代码: 项目类型: 建设性质: 行业类别(分类管理名录):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 工程性质: 建设地点: 中心坐标: ****机关: 环评文件类型: 环评批复时间: 环评审批文号: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排污许可批准时间: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项目实际环保投资(万元): 运营单位名称: 运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单位: 验收监测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竣工时间: 调试起始时间: 调试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起始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形式: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西南成品油管道**至**段涉江泸高速公路迁改工程
2021版本:147-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线(不含城市天然气管线;不含城镇燃气管线;不含企业厂区内管道)B711-B711-陆地石油开采
**市**区
经度: 纬度:****环境局
2023-11-23
渝(津)环准〔2023〕178号
286.8
20****
****0116MA60TD5W5Q****
915********033978L国环绿洲(重****公司
****0104MA5YXFCUXA2023-12-15
2024-04-172024-05-16
https://www.****.com/gs/detail/2?id=40417Ro64j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先建
规模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拆除旧油管道68.6m、新迁建管道长度为326m,设计压力为9.5MPa,管材采用L415M直缝高频电阻焊钢管,管径为φ406.4mm,壁厚为7.9mm拆除旧油管道68.6m、新迁建管道长度为326m,设计压力为9.5MPa,管材采用L415M直缝高频电阻焊钢管,管径为φ406.4mm,壁厚为7.9mm
生产工艺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该项目施工期主要包括原管道拆除和迁改线路施工,整个施工由具有一定施工机械设备的专业化队伍完成。清理施工现场、平整工作带(以便施工人员、施工车辆、管材等进入施工工场地),在完成管沟开挖基础工程后,将钢管运至各施工现场。将管段及必要的弯头等组装、焊接,然后进行防腐工艺的施工,最后按施工规范将管道下到管沟内,覆土回填,再对新管道进行清管、试压,最后将旧管线封堵及拆除。根据现场核实,施工期间产生施工噪声和施工废料,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产生量很少。施工人员多为当地民工,吃住在家,生活垃圾和污水很少,施工噪声小,夜间不施工,影响小。场地平整、材料现场堆放会造成施工扬尘;车辆运输过程产生噪声和扬尘。工程量小,污染物产生量少。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废气:施工期扬尘采取洒水抑尘,加强车辆保养管理;废水:施工期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均依托周边农户已有污水处理设施;试压废水经简单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施工废水经沉淀除渣后可循环使用;噪声:施工机械远离敏感点,并选用低噪声设备;固废:清管废渣、生活垃圾、施工废料集中收集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旧管道拆除后交由物品回收单位处置,旧管线中的残留油品由施工单位回收利用,清洗旧管道产生的含油污水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环境风险:沿线设置警示牌;生态环境:施工作业带表土剥离、回填等,管道沿线堆土及施工裸露作业面用彩条布进行临时覆盖废气:施工现场临时堆放的土方及材料加盖防尘网,并进行喷淋保湿,定期对作业面和土堆洒水,大风天停止作业;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志;施工现场进行洒水降尘;废水:施工废水经沉淀除渣处理后循环使用或回用于施工场地、道路的洒水抑尘等,不外排;管线清管试压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用于施工区洒水抑尘;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依托当地租用民房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噪声:管沟主要采用人工开挖方式进行施工,焊接时使用电焊机及发电机,管线入沟、回填均采用人力施工作业,这些施工均为白天作业,夜间不施工,持续时间较短,噪声影响是暂时的,工程建设完成后随之消失;固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食宿均依托周边农户,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周边农户已有设施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理;施工场地内产生的施工废料、清管废渣由施工单位集中收集后,依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迁改段旧管道拆除产生旧管线,清洗旧管线产生的含油污水经隔油处理后和生活污水一起依托当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上层浮油同旧管线中的残留油品收集后交由**蓝****公司处置,旧管道拆除后由物品回收单位处置;管线开挖土石方及细土全部用于管沟回填,无弃土产生;生态环境:沿线设置警示牌;生态环境:项目管线敷设施工过程中尽量缩小施工作业带、不设堆管场、施工便道,减少土壤扰动和地表植被破坏,临时对管道铺设时损坏的植被已进行补偿;管沟开挖实行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和分层回填;施工中陡坡处修建了护坡、堡坎,施工结束后委托当地农户对管道沿线已采取农作物复植等措施,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管道敷设临时占用的农田通过种植蔬菜、玉米等农作物进行恢复;施工过程中将所挖土壤分层堆放,在回填时分层回填,用于复耕和复垦;环境风险:加强职工的环保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宣传,加强管理手册的学习;在管**壁作防腐绝缘层,防止管**壁腐蚀穿孔,对管道腐蚀情况实施监测以及沿线泄漏和管道设施的检查;在管道穿越位置设置标志桩,对易遭到破坏的管段设置警告牌,并采取保护措施;加强对沿线住户、企业的宣传、教育;定期对管线进行巡检,检查设备及管线有无漏点,确保其设备完好,无泄漏发生
环评内容:①施工作业带宽度12-14m,临时占地面积5185m2;②旧管线中的残留油品收集后由施工单位回收利用;实际建设情况:①管线施工作业带宽度8m,临时占地面积3157m2,②旧管线中的残留油品收集后交由**蓝****公司处置;变更原因:①施工期间严格控制作业带宽度,在满足施工的前提下减小了作业带宽度,从而减少了占地面积2028m2,②旧管****施工队伍回收利用变为由**蓝****公司处置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3、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 现有工程(已建成的) 本工程(本期建设的) 总体工程 总体工程(现有工程+本工程) 排放方式 实际排放量 实际排放量 许可排放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 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削减量 实际排放总量 排放增减量 废水 水量 (万吨/年) COD(吨/年) 氨氮(吨/年) 总磷(吨/年) 总氮(吨/年) 废气 气量 (万立方米/年) 二氧化硫(吨/年) 氮氧化物(吨/年) 颗粒物(吨/年) 挥发性有机物(吨/年)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0 0 0 0 0 0 0 /
0 0 0 0 0 0 0 /
0 0 0 0 0 0 0 /
0 0 0 0 0 0 0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施工期扬尘采取洒水抑尘,加强车辆保养管理 / 本项目施工现场通过采取洒水抑尘、土方临时堆放处使用防尘网覆盖等降尘措施进行控制;机械尾气及焊接烟尘产生量小,且场地较分散,易于扩散;施工机械尾气无组织排放,自然通风扩散。项目的建设未对当地大气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施工期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强化管理、文明施工,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和施工时间,夜间不进行施工作业 / 管沟主要采用人工开挖方式进行施工,焊接时使用电焊机及发电机,管线入沟、回填均采用人力施工作业,这些施工均为白天作业,夜间不施工,持续时间较短,噪声影响是暂时的,工程建设完成后随之消失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旧管道拆除后交由物品回收单位处置,旧管线中的残留油品由施工单位回收利用;清洗旧管线产生的含油污水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生活垃圾定期清运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对施工场地内产生的施工废料。清管废渣进行集中收集,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尽量缩窄施工作业带范围,减少对表土和道路的破坏;坚持“分层开挖、分层回填”原则,开挖土石方全部回填,无弃方产生 施工期产生的固废进行了分类收集、分类处置并及时清运回收;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周边农户已有设施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理;施工场地内产生的施工废料、清管废渣由施工单位集中收集后,依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项目迁改段旧管道拆除产生旧管线,清洗旧管线产生的含油污水经隔油处理后和生活污水一起依托当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上层浮油同旧管线中的残留油品收集后交由**蓝****公司处置,旧管道拆除后由物品回收单位处置;项目管线开挖土石方及细土全部用于管沟回填。项目建设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未造成二次污染影响,且无扰民纠纷和投诉现象发生。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格控制施工作业带宽度,减少对土壤扰动和地表植被破坏;项目施工利用现有道路,不**施工便道;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雨季施工作业;表土分层开挖、单独堆放,剥离表土采取覆盖遮挡,妥善堆存,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覆土绿化或复植 项目管线敷设施工过程中尽量缩小施工作业带、不设堆管场、施工便道,减少土壤扰动和地表植被破坏,临时对管道铺设时损坏的植被已进行补偿;管沟开挖实行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和分层回填;施工中陡坡处修建了护坡、堡坎,施工结束后委托当地农户对管道沿线已采取农作物复植等措施,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管道敷设临时占用的农田通过种植蔬菜、玉米等农作物进行恢复;施工过程中将所挖土壤分层堆放,在回填时分层回填,用于复耕和复垦
表7 风险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落实各项应急管理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管线沿线设置标志桩和警示牌,并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制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加强环境风险管理,防止因事故引发环境污染 加强职工的环保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宣传,加强管理手册的学习;在管**壁作防腐绝缘层,防止管**壁腐蚀穿孔,对管道腐蚀情况实施监测以及沿线泄漏和管道设施的检查;在管道穿越位置设置标志桩,对易遭到破坏的管段设置警告牌,并采取保护措施;加强对沿线住户、企业的宣传、教育;定期对管线进行巡检,检查设备及管线有无漏点,确保其设备完好,无泄漏发生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环保搬迁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区域削减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功能置换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地表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地下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土壤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海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敏感点噪声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
/
/
/
/
/
7、验收结论
序号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请核实该项目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1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2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3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4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5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6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7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8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9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不存在上述情况
验收结论 合格
温馨提示
1.该项目指提供国家及各省发改委、环保局、规划局、住建委等部门进行的项目审批信息及进展,属于前期项目。
2.根据该项目的描述,可依据自身条件进行选择和跟进,避免错过。
3.即使该项目已建设完毕或暂缓建设,也可继续跟踪,项目可能还有其他相关后续工程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