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检测能力提升招标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线上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4年07月31日 09时00分(**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技术规格偏离表
包号/序号:001/1 产品名称:消防风机、通风管道综合性耐火试验炉装置 是否为经过审批采购的进口产品:否 是否为核心产品(非单一产品采购项目时适用):是 | |||||||||||||||||||||||||||||||||||||||||||||||||||||||||||||||||||||||||||||||||||||||||||||||||||||||||||||||||||||||||||||||||||||||||||||||||||||||||||||||||||||||||||||||||||||||||||||||||||||||||||||||||||||||||||||||||||||||||||||||||||||||||||||||||||||||||||||||||||||||||||||||||||||||||||||||||||||||||||||||||||||||||||||||||||||||||||||||||||||||||||||||||||||||||||||||||||||||||||||||||||||||||||||||||||||||||||||||||||||||||||||
招标文件要求 重要提示:实质性要求及重要指标用★标注(“★”必须标注在序号前),★标注项不得负偏离,如果负偏离,则投标文件无效。 | 投标文件 响应内容 | 偏离程度 | 偏离说明 | 证明材料 | |||||||||||||||||||||||||||||||||||||||||||||||||||||||||||||||||||||||||||||||||||||||||||||||||||||||||||||||||||||||||||||||||||||||||||||||||||||||||||||||||||||||||||||||||||||||||||||||||||||||||||||||||||||||||||||||||||||||||||||||||||||||||||||||||||||||||||||||||||||||||||||||||||||||||||||||||||||||||||||||||||||||||||||||||||||||||||||||||||||||||||||||||||||||||||||||||||||||||||||||||||||||||||||||||||||||||||||||||||||||||
消防风机、通风管道综合性耐火试验炉装置 数量:1套 ★一. 设备用途: 适用于垂直非承重分隔构件;消防风机;建筑通风管道以及建筑构件的耐火测试。 ★二. 参考标准:
三. 技术参数要求: 1.1全套设备应至少包括符合GB/T9978-2008规定的炉体、试验框架、排烟供风系统、测试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热电偶、炉内压力控制系统、录像拍照系统)、完整性测量仪、燃烧及燃气供应系统、通风管道测试系统、消防风机测试系统等。应具有校准功能,以保证温度和压力的数值和分布都满足标准要求。 ★1.2炉体: 1.2.1炉体内腔尺寸:不小于4500mm(W) ×4500mm(D) ×3000mm(H)。 1.2.2炉盖应满足符合以上实验。 1.2.3炉主体材料采用钢结构框架,以保证炉体的整体坚固性,**炉体的寿命,更便于维护和更换。 1.2.4试验炉框架结构牢固,便于整体搬迁。 1.2.5侧面活动炉门与炉体框架密封采用铸铁模块成型密封槽加高强度、耐1450℃以**温密封块的结构(须提供相关加工制造模具及成品的照片等证明资料)。 1.2.6炉体耐火材料采用轻质**度耐火砖及耐火棉,耐火材料厚度不小于320mm耐火砖使用温度不低于1400℃,体积密度不大于1.0g/cm3,常温耐压强度高于3.2MPa,1400℃重烧线变化小于0.5%,导热系数优于0.4W/m﹒K;粘合用工业用耐火粘合剂,使用温度不低于1400℃。外包层用4mm冷轧镀锌钢板,内外表面喷涂。燃烧炉进行实验时,炉体外表温度应不超过50℃。试验结束后炉温降温时间小于0.5h;炉体后侧设置2个以上观察孔,其材料为耐高温石英玻璃,观察试验现象; ★1.3试验框架 试验框架:试验框架采用托架与炉体上的锁紧机构相配合(须提供相关成品的照片等资料),利用锁紧机构与燃烧室牢固密封,并保证密封良好。样品安装应灵活,简便准确。 试验能力包括:垂直非承重分隔构件;消防风机;建筑通风管道。 1.4排烟供风系统 1.4.1排烟系统包括从炉顶集烟罩到排烟风机到接入总排烟管道的法兰,包括其中的连接管道和各类附件。 1.4.2排烟、供风风机采用高效率、低噪声的变频调速风机,变频器采用国际知名品牌,排烟需能耐高压高温,耐温不小于400℃,排烟≥30000m3/h,供风≥5000m3/h,供气排烟系统由变频执行器动作,满足各升温曲线和炉内压力曲线的要求。 1.4.3排烟系统采用风冷。 1.4.4试验炉顶上配有单独的排烟系统,抽排从试件缝隙泄漏到试验室中的烟气。 ★1.5测试控制系统 1.5.1数据采集用品牌采集模块,至少60个数据通道。 1.5.2计时器计时范围不小于:0-360min;计时精度优于:±1s。时间记录:可记录起燃时间及持燃时间。 1.5.3****公司产品。 (1)炉内采用K型号铠装热电偶,测温范围:室温~1300℃,温度测量精度优于±15℃,其热端伸出套管的长度不少于25mm,热电偶的热端应保证有50mm以上的一段处于等温区内。试验开始时,热电偶的热端与试件受火面的距离应为(100 ±10) mm ;试验过程中,上述距离应控制在50 mm~150 mm之内。炉内测温度点:每1.5平方米温度测量点不少于1个、总数不得少于12支。 炉内热电偶的位置不受燃烧器火焰的直接冲击,距离炉内侧墙、底面和顶部450mm,热电偶信号输出独立,无相互之间干扰。 试验开始后任何时刻,炉内热电偶保证10支热电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且炉内平均温度计算不受可能损坏的热电偶的影响。 (2)试件背火面采用K型镍铬-镍硅热电偶,测温范围:室温~800℃,温度测量精度优于:±4℃,热电偶直径为0.5mm(含铜片)(直径为0.5mm的热电偶丝应低温焊接或熔焊在厚0.2mm,直径为12mm的圆形铜片上),总数不得少于30支。覆盖每支热电偶的隔热垫长、宽均为30mm,厚度为(2.0±0.5)mm的非**隔热衬垫,隔热垫的密度为(900±100)kg/m3、导热系数为(0.117~0.143)W/(m●K)。 背火温度在试验过程中实时显示,各测试点的单点温度**均温度,并设有背火面单点温度**均温度超温报警,同时可设定背火温度超温时自动切断燃气源上试验。 (3)环境温度测量采用PT100型热电偶,测温范围:0~100℃精度优于:±1℃;试验室内试件附近配有一支外径3mm不锈钢铠装热电偶显示环境温度。热电偶符合GB/T 16839.1规定的镍铬-镍硅(K型)热电偶。其温度热电偶安装于无热辐射和无通风影响位置,数量1支; (4)移动热电偶采用K型镍铬-镍硅热电偶,测温范围:室温~800℃,温度测量精度优于:±4℃。移动热电偶的测量端采用直径为1.0mm的热电偶丝低温焊接或熔焊到直径为12mm,厚度为0.5mm的圆铜片上。热电偶符合GB/T 16839.1规定的镍铬-镍硅(K型)热电偶。移动热电偶的组件装有手柄,可在试件的背火面上任意移动,数量1支; 1.5.4炉内压力控制系统 炉内压力测量探头采用进口T型φ6 310s取样管测量,差压变送器选用知名品牌产品。 压力测量范围不小于:±100Pa,压力测量精度优于:±2Pa,测量点3个。 压力控制系统可以保证沿炉内高度处每米压力梯度值为8Pa。可控制距理论平面500mm高度处的炉内压力值为零,通过适当调整中性压力平面的高度使其炉内试件顶部的压力值≤20Pa;炉内压力应连续测量和记录,至少6次/分,并能控制炉内压力的变化,使其在试验开始≤5min后压力值优于(15±5)Pa,10min后压力值优于(17±3)Pa 。 压力传感器应置于不受到火焰冲击的地方且不在烟气排放的路径上,置于炉内和穿过炉墙到达炉外的同一水平面上,即炉内和炉外的压力是相对于同一高度的压力。 1.5.5软件 采用高精度PLC控制器,采集各路压力、温度等方面的数据,在就地和远程实时双屏幕控制与观测(须提供相关成品的照片等资料)。并采用自主研发软件分析(需提供耐火实验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处理和控制产生再现的真实燃烧信息,可自动生成温控曲线。 试验过程软件自动控制,操作控制软件需包含防火门窗、防火玻璃、通风管道等的试验方法和功能,并需预留接口,以便今后增加其它试验方法,同时提供源代码程序,并可以自定义升温曲线;软件应具备定时将数据上传备份的功能。可自定义报告模板。 1.5.6监控摄像系统 试验过程全程监控摄像,操作控制软件可自动录像、储存。炉膛监控设施及显示一套,监控摄像采用分辨率不小于500万像素的高清摄像头1个,可进行截图;并在炉体附近安装实时牌,实时关注炉内温度与设定温度差距、当前时间与运行时间(须提供相关成品的照片等资料)。 1.5.7电脑配置: ****工作站,CPU:满足工作需要, 双核3.0G以上处理器,内存:不小于4GB,硬盘:1T以上,显示器:19寸以上液晶,采用512M以上独立显卡需和视屏采集系统相适应,带正版操作系统及正版办公软件。 1.5.8数据备份系统 可将数据自动备份至网络数据存储系统。 1.5.9远程实时监控,数据传输及设备自动检测 提供手机客户端,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实时掌握、控制全部试验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可远程修改运行参数,监督运行状态,定期对试验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1.6设备符合标准要求 1.6.1通风管道测试装置应符合GB/T17428-20XX标准中规定的要求,包括气体流量测量系统、压力测量系统及控制系统等部分。 ①气体流量测量系统由A、B管道测试系统组成: ②控制管道A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300±15)Pa。 ③控制管道B内的空气流速稳定在(3±0.45)m/s。 ④测试管道全部采用不锈钢材质,厚度不小于3mm。 1.6.2消防风机应满足XF211(预审稿)消防风机耐火性能测试标椎中规定的机号不大于NO18的轴流式(与之相对应的离心式****实验室进行耐高温试验。 1.7燃烧及燃气供应系统: 1.7.1燃气主管路组成包括:手动阀、过滤器、切断阀、稳压阀、高低压压力开关、放散阀和手阀等,可实现过滤、调压、高低压及其它故障状态自动切断功能以保证安全燃烧。主要元件采用进口产品。设置燃气报警器如有泄漏自动报警,同时燃气电磁阀自动切断停止供气。设计公司及设计者对设计的质量及安全负责。设备生产企业需对图纸进行确认、签字、盖章,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生产施工,设备生产企业对设备整体的质量和安全负责。 ★1.7.2、燃烧器需采用天然气和液化气共用型,方便后期更换燃料时使用。 燃气控制器应包括控制系统、送风系统、燃烧系统、保护系统和反馈系统五部分(并提供进口证明材料)。 根据炉体容积和单个燃烧器功率合理选择燃烧器数量,并附燃烧热值计算书。 ①控制系统采用进口燃烧控制器,对整个燃烧运行过程按设定程序进行全自动控制 对每一步运行动作发出指令同 时根据火焰监测器信号判断火焰的燃烧状态,起到熄火安全保护的作用。 ②送风系统包含品牌风机进行送风。 ③燃烧系统包含电磁阀组(进口)、伺服马达。电磁阀组起到关闭和打开燃气通路的作用。同时可通过伺服马达调节燃气流量,使燃气控制器中空燃比达到最佳状态。 ④保护系统通过压力开关检测燃气和助燃空气压力, 在压力异常时中止燃烧, 确保燃烧安全。 ⑤反馈系统中点火变压器采用进口品牌,通电可产生高压, 传输到点火棒尖端放电产生电火花点燃辅助点火火焰。点火后产生离子电流信号,运用离子信号进行识别火焰是否开启并将离子信号反馈到燃烧控制器。 1.7.3电子点火器采用双电极点火器;效率33%,连续点火大于5min,寿命不少于10万次,高压可达12000V,工作电压220V,电流≤0.1A。 1.7.4燃烧嘴气体自动开关采用单相电控电磁阀。 1.7.5火焰监测器采用UV火焰监测器。 1.7.6燃气气路总成全部采用不锈钢材料,包括接头、阀门等。 1.7.7燃烧系统应保证升温曲线能满足以下要求。该指标需能够通过计量。 “国际标准升温曲线: 曲线方程T=345lg(8t+1)+20 T—炉内平均温度,℃ t—时间,min 炉温偏差规定: 试验期间炉内实际时间-温度曲线与标准时间-温度曲线的偏差用De表示: De=100×(A-As)/As 其中: De——偏差,%; A——实际炉内时间-温度曲线下的面积; As——标准时间-温度曲线下的面积; t——时间,min。 De应控制在下表范围内:
无论采用哪种曲线方程,都要求在试验开始10min后的任何时间里,由任何一个热电偶测得的炉温与标准时间-温度曲线所对应的标准温度偏差<±100℃。 新曲线可以在EXCEL中创立,并导入到软件中。” 1.7.8燃烧器数量不少于16套(单只功率不小于300KW); 1.7.9满足以下曲线,并提供具体方案: ①GB/T9978标准升温曲线 ②GB/T 26784-2011标准4.2室外火灾温升曲线; 1.8 完整性测量仪 1.9 相关耗材要求、燃气供应系统 1.9.1应包含试件所需封堵材料及耐火砖等。 1.9.2燃气采用液化气或天然气。 ★1.10试验炉安全保护系统,能自动切断供气源,或终止试验,至少可执行下列自动保护: 1.10.1炉内压力差大于标准规定值; 1.10.2炉内火焰探测器,自检在开机和试验过程中无明火或缺明火头; 1.10.3炉内可燃气浓度达到临界值; 1.10.4试验前炉膛未进行吹扫。 1.11辅助设备及配套工具 应配备相关工具一套。 1.12配备耐火炉的除尘设备1套。 1.13技术资料 设备操作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零部件清册、系统软件及备份光盘。 1.14需提供设备所用材料和元器件配置及价格清单 1.15需提供的关键工艺的处理方式和节点图纸 1.15.1炉体结构 1.15.2试验框架装夹形式 1.15.3炉顶集烟罩及排烟系统 1.15.4燃烧系统图 1.15.5安全设施及措施 1.16提供定期预防性检查方案 1.17提供突发事件管理方案 1.18****管理处理方案 1.19 提供耐火实验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1.20配备独立控制室一间,包含所有用料及人工费用。 ★4. 配置要求
| |||||||||||||||||||||||||||||||||||||||||||||||||||||||||||||||||||||||||||||||||||||||||||||||||||||||||||||||||||||||||||||||||||||||||||||||||||||||||||||||||||||||||||||||||||||||||||||||||||||||||||||||||||||||||||||||||||||||||||||||||||||||||||||||||||||||||||||||||||||||||||||||||||||||||||||||||||||||||||||||||||||||||||||||||||||||||||||||||||||||||||||||||||||||||||||||||||||||||||||||||||||||||||||||||||||||||||||||||||||||||||||
其它 | 采购单位未提供需求而投标人认为需说明及补充的内容在此填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