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全网商机
登录/注册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914********261703K | 建设单位法人:钟思源 |
杜超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省**市**县 |
**市**县朱庄镇围山村 |
********处理站技术改造项目 | 项目代码:**** |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096-海水淡化处理;其他水的处理、利用与分配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D4690-D4690-其他水的处理、利用与分配 |
建设地点: | **省**市**县 朱庄镇围山村 |
经度:113.****21388 纬度: 32.****12291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2-09-27 |
桐环审〔2022〕28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914********261703K001X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100 |
100 | 运营单位名称:**** |
914********261703K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 |
914********261703K | 验收监测单位:**省****公司 |
****1303MA44RCBF06 | 竣工时间:2024-06-15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07-30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08-27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s://www.****.com/gs/detail/2?id=40730EcSZC |
技术改造 | 实际建设情况:技术改造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涌水处理站处理能力1500m3/d | 实际建设情况:涌水处理站处理能力1500m3/d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涌水→调节池→中和池→絮凝池→沉淀池→中间水池→过滤→回用水池 | 实际建设情况:涌水→调节池→中和池→絮凝池→沉淀池→中间水池→过滤→回用水池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废水:涌水采用“中和+絮凝沉淀+过滤”的处理工艺,处理后全部回用于采选生产;生活污水处理方式及排放去向不变,仍为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 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加强设备维护等降噪措施。 固体废物:沉淀污泥经泵输送至尾矿库;职工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化粪池污泥定期清掏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 | 实际建设情况:废水:涌水采用“中和+絮凝沉淀+过滤”的处理工艺,处理后全部回用于采选生产;生活污水处理方式及排放去向不变,仍为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 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加强设备维护等降噪措施。 固体废物:沉淀污泥经泵输送至尾矿库;职工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化粪池污泥定期清掏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无 | 实际建设情况:无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1 | 涌水处理站 | 回用不外排 | ****处理站,增设废水回用管道及阀门等设施,处理后全部回用于采选生产,不外排,不改变涌水处理工艺,不新增处理规模 | 正常运行 |
1 | 潜水泵、渣浆泵、混合搅拌机、絮凝搅拌机、回用水泵等设备运行噪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2类标准 | 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加强设备维护等降噪措施 | 正常运行 |
1 | 沉淀污泥经泵输送至尾矿库;职工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化粪池污泥定期清掏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 | 沉淀污泥经泵输送至尾矿库;职工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化粪池污泥定期清掏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 |
****处理站,增设废水回用管道及阀门等设施,不改变涌水处理工艺,不新增处理规模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处理站,增设废水回用管道及阀门等设施,不改变涌水处理工艺,不新增处理规模 |
/ |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 |
/ |
/ |
/ |
/ |
/ |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