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市康马县康如乡白加村(拉马龙自然村)山洪灾害防洪治理工程竣工环保验收

审批
西藏-日喀则-康马县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18日
项目详情
下文中****为隐藏内容,仅对千里马会员开放,如需查看完整内容请 或 拨打咨询热线: 400-688-2000
**市**县康如乡白加村(拉**自然村)山洪灾害防洪治理工程竣工环保验收

2024-09-13

根据前述各章对**市**县康如乡白加村(拉**自然村)山洪灾害防洪治理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结果与分析,提出如下结论与建议。

1、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市**县康如乡白加村,属**项目。项目建设内容:**防洪堤总长 1190m(其中右岸堤防 580m,左岸堤防 610m),**农桥 1 座,预留分水口 2 处。本工程总投资112万元,环保投资18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16.07%。

2、生态环境影响调查结论

施工期间共设置1处施工场地,占地面积为150m2,占地类型为天然牧草地,占地现状为裸地。施工期间加强了地面清扫及洒水抑尘工作,临时挖方采用篷布进行了遮盖,施工期间在施工场地周边布设了铁丝围栏和临时排水沟,目前已对相应活动板房和帐篷进行拆除,施工期首先对临时占地范围内的表土进行了剥离存放,目前已对场地进行平整、清理和生态恢复,已对旱厕进行平填,并对防洪堤及附属建筑物工程区周边进行了场地平整和植被恢复绿化,加强了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基本无施工遗留痕迹。

总体上讲,工程永久性和临时占地面积较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施工过程中采取了积极的生态保护防治措施和施工结束后采取了一定的生态保护恢复措施,未造成明显的生态影响问题。

3、大气、声环境影响调查

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不在夜间施工;使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并定期加强设备维修和保养。干旱时候施工时采用了喷洒水的湿法作业方式,对挖出的土石方进行了及时回填。施工过程中对砂石、灰土等物料采取了封闭遮盖,物料铺设过程中,湿料形式运至施工点,大风天气不进行施工作业。施工过程中运输车辆减缓行驶车速,并定期洒水,运输沙、石、垃圾的车辆装载高度低于车厢上沿,实行封闭运输,运输车辆装卸完货后清洁车厢,施工车辆经过敏感点路段减速慢行,并对敏感点路段加强洒水。临时土方沿防洪堤背河道一侧沿线堆放,定期洒水,保持一定含水率,并及时回填。使用排气污染物稳定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施工机械,并使之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施工期间加强施工机械、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汽车的密封元件及进、排气系统是否工作正常,保证进、排气系统畅通,并使用优质燃料。夜间(23:00-8:00)不施工,居民午休时段(13:00~15:00)进行低噪声施工作业。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定期轮换岗位,每天连续接触噪声不超过8小时,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加快防洪堤的施工进度。合理布设施工场地,施工场地远离居民区布设。钢筋石笼等切割加工等高噪声作业均在施工场地完成。工程施工期根据环评要求采取了一定的降噪、降尘措施,工程建设未对工程周边声环境、大气环境和敏感点造成明显不良环境影响。

4、水环境影响调查结论

施工废水经施工场地内设置的隔油沉淀池沉淀处理后,上清液全部回用于项目施工区设备清洗,不向周围水体环境排放废水。施工人员生活废水经旱厕收集后,定期清掏,用于项目附近草地及耕地施肥,不直接外排。工程建设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5、固体废物污染环境调查结论

本项目不产生弃土,借方外购,不设置弃土场。项目实际总开挖量2391.4m3,总回填量5342.57m3,借方量2951.17m3,借方外购,项目实际借方量较环评预估增加600.92m3。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在施工场地内放置了垃圾桶集中收集,定期送至区域村庄内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集中清运处理。建筑垃圾能够回收利用的(如废包装材料、废钢材边****收购站;散落的砂浆、废弃块石等用于防洪堤回填平整;不能回收利用的收集后堆放在施工场地的堆料场,并采用密目网进行遮盖,定期清运至**县住建部门指定的弃渣场集中处理。建设单位根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批复的要求,基本落实了相关固体处置措施,项目区生活垃圾均已按要求进行处理,临时施工占地区域尚存在部分多余施工物料,建设单位应尽快将多余施工物料运送至**县指定区域进行处理。综上,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未对工程周边环境和敏感点造成明显环境影响。

6、运营期生态环境、地表水水文情势、河道行洪等影响调查

工程河段的防护区为村庄防护区,工程建成后保护人口 136 人,保护耕地 500 亩,保护草场 500 亩,可提高河道防洪标准,防止洪水扩散,有效保护**县康如乡白加村(拉**自然村)人口和耕地、耕地及草场等的安全。同时为周边农作物和植被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促进本地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为农业的稳产、高产创造条件,较大幅度的提高本地区农业生产的环境质量。本工程的实施还有涵养水源、供养、净化大气的效益。

本工程堤线充分考虑了洪水期洪水水流的规律,与河势流向相适应,并与洪水的主流线大致平行。因此工程实施后,在暴雨季节,特别是发生大洪水时,堤防工程能抑制洪水对河岸的冲刷,由于防洪堤限制了洪水向河**侧的流向,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河水的流速,势必加大对河槽和河漫滩的冲刷深度,此时河流输沙量会比未建防洪堤前增加,部分河心滩可能缩小甚至消失,根据国内工程实践经验,在经过两到三次大洪水后,河道会产生新的冲淤平衡。

工程建成以后,更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岸上雨水径流中夹带的污染物质不易直接排入河道,水质的改善势必有利于环境的优化。

本工程堤线充分考虑了洪水期洪水水流的规律,与河势流向相适应,并与洪水的主流线大致平行。因此工程实施后,在暴雨季节,特别是发生大洪水时,堤防工程能抑制洪水对河岸的冲刷,由于防洪堤限制了洪水向河**侧的流向,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河水的流速,势必加大对河槽和河漫滩的冲刷深度,此时河流输沙量会比未建防洪堤前增加,部分河心滩可能缩小甚至消失,根据国内工程实践经验,在经过两到三次大洪水后,河道会产生新的冲淤平衡。

7、综合结论

综上所述,**市**县康如乡白加村(拉**自然村)山洪灾害防洪治理工程在施工期采取了较多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工程建设对工程区植被、野生动物影响较小,对周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影响很小,整体上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产生的噪声、废(污)水、废气、固体废物等经过合理处置,没有对周围环境造成显著污染,不存在重大环境问题。且建设单位严格落实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具备申请竣工验收的条件,符合验收标准。

二、建议

针对本工程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建议进一步做好以下环境恢复和管理工作:

(1)认真落实工程的环境管理工作,切实贯彻“三同时”制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

(2)在运营过程中加强对冲沟的管理,保证冲沟良好运行。

(3)及时跟踪项目区施工临时场地等施工临时占地区域草籽播撒后植被恢复情况,对于植被恢复稀疏或未及时进行植被恢复的适宜区域的地方,及时进行补种等措施。

整体意见.docx

**市**县康如乡白加村山洪灾害防洪治理工程验收报告(1)(3)(1).docx


附件(3)
温馨提示
1.该项目指提供国家及各省发改委、环保局、规划局、住建委等部门进行的项目审批信息及进展,属于前期项目。
2.根据该项目的描述,可依据自身条件进行选择和跟进,避免错过。
3.即使该项目已建设完毕或暂缓建设,也可继续跟踪,项目可能还有其他相关后续工程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