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全网商机
登录/注册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914********375788Y | 建设单位法人:陈晓辉 |
韩**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省**市** |
**半坡店、牛屯、瓦岗寨、焦虎镇 |
京能**10万千瓦风电项目 | 项目代码:**** |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41--090-陆上风力发电 4415; 太阳能发电 4416(不 含居民家用光伏发 电);其他电力生产 4419(不含海上的潮 汐能、波浪能、温差 能等发电)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D4415-D4415-风力发电 |
建设地点: | **省**市** 半坡店、牛屯、瓦岗寨、焦虎镇境内 |
经度:114.50401 纬度: 35.32651 | ****机关:****环境局**分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3-04-20 |
滑环承〔2023〕4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无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41400 |
386.18 | 运营单位名称:**** |
914********375788Y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尚秋****公司 |
****0100MACU77W153 | 验收监测单位:中核****公司 |
****1282MA8N12302J | 竣工时间:2024-07-20 |
2024-07-31 | 调试结束时间:2024-10-31 |
2024-11-22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12-22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s://www.****.com/gs/detail/2?id=411228diJV |
** | 实际建设情况:** |
无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10万KW | 实际建设情况:10万KW |
无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风机叶片在风力带动下将风能转化成机械能,经过齿轮的 传动系统(变速箱),在齿轮箱和发电机的作用下,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带动发电机发电产生电流,****电站(箱变)升压至35kV后接至场内线路,再送至升压站升压后接入电网 | 实际建设情况:风机叶片在风力带动下将风能转化成机械能,经过齿轮的 传动系统(变速箱),在齿轮箱和发电机的作用下,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带动发电机发电产生电流,****电站(箱变)升压至35kV后接至场内线路,再送至升压站升压后接入电网 |
无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废气: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六个百分之百”、“两个禁止”、开复工验收、“三员”管理、扬尘防治预算管理等制度。运营期无废气产排。 废水:①施工期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澄清后全部回用,不外排;施工区设置移动式环保厕所,施工人员产生粪污定期收集后用作农肥**化利用,不外排②运营期生活污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用于站区绿地浇灌洒水。 噪声:①施工期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加强施工设备机械的维护保养,运输路线尽量避开敏感区等;②运营期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措施; 固废:①施工期可回收建筑垃圾分类回收综合利用;混凝土废料、废砖、石、砂等废弃渣土集中收集,定期清运至环卫部门制定地点进行处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定期送环卫部门制定地点进行处理;②运营期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置;废润滑油、废铅酸蓄电池经收集后定期委托危废处理单位处理; 生态保护:①植物保护:减少临时占地、减少农作物损失及植被砍伐;划定施工用地范围,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的活动范围;减少土石方的开挖,做好表土防护,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和绿化;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及工序,土石方开挖应避开大风天气和雨天;边施工边修复,降低生态影响。运营期加强巡护和管理,监测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实施效果。②动物保护措施:严禁施工人员和营运期工作人员捕猎野生动物;严格执行评价提出的环保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动物生境;施工期和运营期尽量控制光源使用量,对光源进行遮蔽;减少施工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工程完工后做好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③水土保持措施:将工程分为风电机组防治区、升压站防治区、集电线路防治区、交通道路防治区、施工生产防治区共5个防治分区,采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水土保持措施,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 实际建设情况:废气: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六个百分之百”、“两个禁止”、开复工验收、“三员”管理、扬尘防治预算管理等制度。运营期无废气产排。 废水:①施工期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澄清后全部回用,不外排;施工区设置移动式环保厕所,施工人员产生粪污定期收集后用作农肥**化利用,不外排②运营期生活污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用于站区绿地浇灌洒水。 噪声:①施工期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加强施工设备机械的维护保养,运输路线尽量避开敏感区等;②运营期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措施; 固废:①施工期可回收建筑垃圾分类回收综合利用;混凝土废料、废砖、石、砂等废弃渣土集中收集,定期清运至环卫部门制定地点进行处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定期送环卫部门制定地点进行处理;②运营期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置;废润滑油、废铅酸蓄电池经收集后定期委托危废处理单位处理; 生态保护:①植物保护:减少临时占地、减少农作物损失及植被砍伐;划定施工用地范围,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的活动范围;减少土石方的开挖,做好表土防护,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和绿化;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及工序,土石方开挖应避开大风天气和雨天;边施工边修复,降低生态影响。运营期加强巡护和管理,监测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实施效果。②动物保护措施:严禁施工人员和营运期工作人员捕猎野生动物;严格执行评价提出的环保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动物生境;施工期和运营期尽量控制光源使用量,对光源进行遮蔽;减少施工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工程完工后做好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③水土保持措施:将工程分为风电机组防治区、升压站防治区、集电线路防治区、交通道路防治区、施工生产防治区共5个防治分区,采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水土保持措施,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
无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风电机组:安装16座单机容量为6.25MW风力发电机组,机组预装轮毂高度拟采用160m,风叶轮直径200m;每台风机配一台机组变压器,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形基础,箱变基础周围需设置贮油池; 35kv集电线路:每台风力发电机经一台箱式变压器将机端电压由1.14kV升至35kV,风电场集电线路采用地埋电缆敷设方式,经4回35kV地埋电缆线路进入**升压站。集电线路全线为单回路电缆直埋敷设,路径长度约为50.97km。 | 实际建设情况:风电机组:安装16座单机容量为6.25MW风力发电机组,机组预装轮毂高度拟采用160m,风叶轮直径200m;每台风机配一台机组变压器,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形基础,箱变基础周围需设置贮油池;风机数量及规模不变,其中一组风电机组点位发生变化,T20机组未建设,实际建设了T37机组。 35kv集电线路:每台风力发电机经一台箱式变压器将机端电压由1.14kV升至35kV,风电场集电线路采用地埋电缆敷设方式,经4回35kV地埋电缆线路进入**升压站。集电线路全线为单回路电缆直埋敷设,路径长度约为50.97km。实际建设时优化了线路敷设路径,增加了部分双回路敷设线路,线路总长度有所减少 |
****风电场委托设计单位开展了初步设计以及微观选址等工作,对可研阶段所选的风机点位、集电线路、进场道路及施工检修道路进行了重新勘查,在实地勘测后,对风机组点位进行了优化调整。其中,因T20点位临近铁路专用线,在进行选址论证时对风机点位进行了优化,选取备用点位T37作为实际建设点位。随之施工检修道路及集电线路根据风机分布,进行了优化调整,便于施工的同时,避开沿线村庄,降低施工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调整后增加了双回路敷设线路,35kv集电线路总长度减少,环境影响减轻。 本项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建设性质、规模、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措施等均未发生变动。实际施工选址设计时,对风机点位进行了重新论证分析,优化了风机点位,环评中规划建设的T20机位有原备选机位T37代替,调整后机组占地位于原审批的风机选址点位中,用地已经过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占地红线图见附图3,T37点位)。点位变化后,35kv集电线路随之进行了调整,实际线路长度减少。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文件规定“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措施五个因素中的一项或一项以上发生重大变动,且可能导致环境影响显著变化(特别是不利环境影响加重的)的,界定为重大变动”。本次工程**风机点位周边500范围内均为农用地,无村庄、居民点以及各级各类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目标,施工区域不新增环境敏感目标,现状周边生态已恢复,施工造成的环境影响已消除,风机实际运行过程中对区域影响主要为噪声影响,实际建设T37机组周边500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变动后不会导致不利的环境影响明显加重。因此,本次工程不属于重大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1 | 废水处理措施 | / | 升压站检修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站区地埋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后,回用于站区洒水抑尘,不外排 | / |
1 | 降噪措施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 类标准 | 选用低噪声设备,经常对风机进行维护和检修等措施降噪 | 各风机点位附近村庄处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昼间值在43.1~45.2dB(A)之间,夜间值在40.7~42.7dB(A)之间,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限值要求 |
1 | 运营人员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项目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润滑油经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升压站内更换的废蓄电池属于危险废物,更换完成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及时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 营运期职工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项目风机和齿轮定期维护检修过程中换下来的废润滑油属于危险废物,经收集后暂存于升压站内危废暂存间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每台风机箱变下方设置有事故油池,事故时箱变油排至事故油池内,再泵至桶内,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理。项目现状无危险废物产生。升压站区建设有危废暂存间一间,运行过程中建设单位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日常管理、转移运输将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 |
1 | 1 、植物保护措施 (1)项目施工期应结合场区现有及规划道路情况,进一步优化施工道路的布设,尽量利用现有道路或在现有道路基础上进行改建。(2)项目区域主要为耕地, **施工道路应尽量利用田间小路进行建设,减少对耕地的临时占用,减少农作物 损失。(3)风机吊装场地、集电线路施工临时占地等临时占地应当尽量选在灌草 地或荒地,减少占用农用地。(4)为将施工活动的影响范围降至最低,应根据施 工总体平面布置,确定施工用地范围,进行标桩划界,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和施工机 械的活动范围,严禁任意越界破坏周围植被。(5)施工期应减少土石方的开挖以 及树木的砍伐,减少施工土石量的产生,及时清除多余的土方和石料,严禁就地倾 倒覆压植被,同时采取护坡、挡土墙等防护措施。(6)施工前将施工区表土剥离, 按设计要求单独堆存,并做好表土防护,待施工完成后用于施工场地植被恢复和绿 化。(7)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及工序,土石方开挖应避开大风天气和雨天,并尽快 进行土石方回填,从而降低土壤受风蚀和水蚀的影响程度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植被的 破坏。(8)对施工区域内有移植条件的树木要进行移植,减轻项目建设对当地生 态的破坏。(9)加强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环 保意识,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有受保护植物,应立即保护现场并联系相关部门处理。 (10)采取逐步逐段施工、边施工边修复的措施,降低生态影响。(11)严格执行 本评价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避免施工扬尘排放、未处理废水排放、固废乱堆 乱放等对施工区域植被造成污染和破坏。 2 、动物保护措施 ①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同时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严禁 施工人员捕猎野生动物。②施工场地设置尽量避让茂密或具有一定原生性的林木或 灌木区域,保护动物的栖息场所。③加强管理,严格执行本评价提出的环保措施,减少项目施工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最大限度地保护动物生境。④夜间灯光容易吸引 鸟类撞击,施工期尽量控制光源使用量,对光源进行遮蔽,减少对外界的漏光量, 并派专人进行夜间巡视。⑤鸟类和兽类大多是晨、昏(早晨、黄昏)或夜间外出觅食, 正午是鸟类休息时间。为了减少工程施工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应做好施工方式 和时间的计划,晨、昏和正午避免高噪音作业,尽量避免夜间施工。⑥发现受伤的 野生动物应采取保护措施,经治愈后放归自然。⑦工程完工后尽快做好生态环境的 恢复工作。 3 、水土保持措施 (一)风机区 (1)工程措施 ①表土剥离:施工前对占地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剥离的表土就近临时堆放于风 机吊装场地内。②土地整治: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及风机基础占地空地进行土 地整治,清理地表杂物,疏松地表土壤,进行表土回填,以达到后期农田和植被恢 复的要求。 (2)植物措施 植被恢复:施工结束后,除风机、箱变基础占地外,对施工临时占地区域进行 植被恢复。 (3)临时措施 临时排水沟及沉砂池:周边设置临时排水沟,用以防止外部雨水汇入施工场地, 排水沟末端设置沉砂池。表面覆盖:施工期对临时堆土进行防尘网覆盖。 (二)升压站(含进站道路) (1)工程措施 ①表土剥离:升压站占地类型为农用地,施工前应对占地范围进行表土剥离, 施工结束后送道路区用于植被恢复。②排水沟:为防止站区内径流雨水通畅排出、 设计沿场地周边修建排水沟。排水沟采用矩形断面、混凝土结构,盖板采用预制钢 筋盖板,其末端设置接入自然沟道。 (2)临时措施 表面覆盖:施工期遇雨季或恶劣天气时应对施工场地内存放的表土、开挖的土 石方、开挖面进行覆盖,防止新增水土流失。 (三)集电线路区(1)工程措施 ①表土剥离:施工前对集电线路直埋段占地进行表土剥离,剥离表土存放于施 工作业带一侧。②土地整治:施工结束后对集电线路临时占地进行土地整治,清理 地表杂物,疏松地表土壤,达到后期植被恢复要求。 (2)植物措施 植被恢复:施工结束后,对施工临时占地区域进行植被恢复,按照原有地貌恢 复为耕地或草地。 (3)临时措施 表面覆盖:施工期对施工场地内存放的表土、塔基开挖的土石方、开挖面进行 覆盖,防止新增水土流失。 (四)施工道路区 (1)工程措施 ①表土剥离:施工前对施工道路区占地进行表土剥离,剥离的表土分段堆存于 道路一侧,施工结束后用于道路区内植被恢复。②土地整治:施工结束后,**施 工道路保留 4m ****风电场检修道路,对拟恢复临时占地进行土地整 治,清理地表杂物,疏松地表土壤,达到后期植被恢复要求。 (2)植物措施 植被恢复:施工结束后,保留 4m ****风电场检修道路,其余临 时占地区域回填表土恢复原有生态。 (3)临时措施 表面覆盖:施工期对道路区临时堆土进行防尘网覆盖。 | 相关措施已落实,施工临时占地已恢复,各区域已恢复原貌,风机周边区域已复垦,大部分已恢复农业种植,个别点位已复垦但农户未种植 |
1 | 主变油泄漏事故:拟在变压 器下设主变油坑,池内敷设卵石层。变压器油经鹅卵石自动渗入池中。废变压器油经事故油池 收集后,暂存于站内危废暂存间 内,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 理。风机发生轮毂(叶片)脱落 及倒塔事故风险:建立完善的风机巡检制度,加强对轮毂、叶片 巡检;根据运行方式和天气变化 等情况及时分析和预测事故发展 可能带来的后果,采取针对性措 施进行防范。3)主变压器、储能 装置火灾、爆炸风险事故:按规 定在升压站内配置一定数量的消 防器材,确保足够的消防设施和 消防水源;储能装置区设置防火 墙。严格安全生产管理,针对各 种风险制定专项风险应急预案, 同时对职工要加强职业培训和安 全教育 | 项目运营过程中潜在的或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包括:误操作事故、地质灾害、火灾事故、触电事故、高处坠落事故、物体打击事故、变压器油泄漏、储能电池爆炸等。建设单位建设有事故油池,制定了应急预案,针对各种风险制定专项风险应急预案,建设应急组****小组,在日常生产中会严格落实预防预警、应急响应、信息报告与发布、后期处置与应急保障工作,并加强日常培训与演练,熟悉各项规章制度和设备操作流程,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对职工的职业培训和安全教育,严格安全生产管理,事故发生并失控的概率不大 |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施工结束后,除风机、箱变基础占地外,对施工临时占地区域进行 植被恢复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各区域均已采取复耕、复垦措施,已恢复原有功能 |
/ |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 |
/ |
/ |
/ |
/ |
/ |
/ |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