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全网商机
登录/注册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914********7012169 | 建设单位法人:邹晓虹 |
周川红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省**市**区 |
**化学工业区化工二路1号 |
6万吨/年工业苯甲酸升级改造项目 | 项目代码:**** |
建设性质: | |
2018版本:036-基本化学原料制造;农药制造;涂料、染料、颜料、油墨及其类似产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专用化学品制造;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水处理剂等制造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C26-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建设地点: | **省**市**区 化学工业区化工二路1号 |
经度:114.54399 纬度: 30.62737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1-01-11 |
武环管〔2021〕3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914********7012169001P |
2020-08-26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16380 |
825 | 运营单位名称:**** |
****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君邦****公司 |
914********422574W | 验收监测单位:**仲联****公司 |
****0100MA4K4U5AXB | 竣工时间:2024-06-24 |
2024-07-01 | 调试结束时间:2024-12-30 |
2024-12-02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12-30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s://www.js-eia.cn/project/detail?type=6 proid=2464a7c3bf29eb45f563058fea8915c7 |
本项目建设性质为技术改造,与环评一致。 | 实际建设情况:本项目建设性质为技术改造,与环评一致。 |
无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高纯苯甲酸产品(纯度99.99%)6万吨,苯甲酸副产(纯度20~50%)1007t。 | 实际建设情况:高纯苯甲酸产品(纯度99.99%)6万吨,苯甲酸副产(纯度20~50%)1007t。 |
无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本项目采用降膜结晶加上静态结品的组合工艺对自用苯甲酸进行提纯和回收,其中降膜结品做两次提纯和一次回收操作,静态结晶做两次回收操作,经过两次提纯三次回收操作后,可以将自用苯甲酸含量从 99%提纯到 99.99%,苯甲酸收率在 98%以上,最终的残液中苯甲酸含量低于50%,****公司生产苯甲腈的原料。 | 实际建设情况:本项目采用降膜结晶加上静态结品的组合工艺对自用苯甲酸进行提纯和回收,其中降膜结品做两次提纯和一次回收操作,静态结晶做两次回收操作,经过两次提纯三次回收操作后,可以将自用苯甲酸含量从 99%提纯到 99.99%,苯甲酸收率在 98%以上,最终的残液中苯甲酸含量低于50%,****公司生产苯甲腈的原料。 |
无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废气: (1)苯甲酸结晶装置尾气采用碱洗预处理后接入甲苯氧化尾气处理装置,采用“6级冷凝+活性炭罐吸附”处理后,依托现有DA007 排气筒(30m)排放。 (2****处理站废气采用加盖密闭收集后采用“水洗+碱洗”处理后于分别于1 根15m高DA006/008 排气筒排放。环评拟在末端增设“除雾+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 (3)将原有在用的危险品罐区、甲苯罐区储罐及装卸平**装气相平衡系统后无组织排放。 废水:依托现有污水处理装置,****处理站,****处理站处理规模为500m3/d,处理工艺为集水池+微电解池+预氧化池+中和沉淀池+配水池+ABR厌氧+LBQ好氧+絮凝沉淀池+生物曝气滤池+缓冲池+深度氧化池;****处理站预处理系统处理规模为150m3/d,处理工艺为收集池+ECO-Fenton反应+混凝沉淀;综合处理系统处理规模为300m3/d,处理工艺为配水池+UASB池+A/O池+二沉池+膜生物反应器(MBR)+**池;****处理站处理规模为100m3/d,处理工艺为调节池+二级生物反应系统+二级沉淀+排水收集池。厂区各生产废水可通过控制阀门进入不同的污水处理设施。 噪声:低噪声设备;消声、减震;加强设备维护等。 固废:依托原有厂区建设的面积为180m2的一座危废暂存间,各类危废均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地下水、土壤:本项目在现有已建设施上进行改造,依托现有厂区分区防渗系统。现有厂区已进行了分区防渗,其中装置区、储罐区、化学品仓库、污水处理站、应急事故池、化学品库、危险废物暂存间已进行了重点防渗,一般原辅料及成品仓库、循环水场进行了一般防渗。 风险:****处理站设有专人负责管理,在发生异常情况下废水通过临时****处理站内的调节池、收集池等(可用有效容积约250m3),污水站事故应急池(有效容积6.5m3),2个事故应急罐(单罐有效容积47m3)或应急事故池(有效容积5200m3)内。废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后排放,避免超标废水排放至厂区外。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事故废水通过围堰阀门控制进入厂区事故应急池,不达标事故废水分****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 | 实际建设情况:废气: (1)苯甲酸结晶装置尾气采用碱洗预处理后再通过“6级冷凝+活性炭罐吸附”处理后接入甲苯氧化尾气装置DA007排气筒(30m)排放。 (2****处理站废气收集处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对各池体废气收集设施进行密闭性改造,加强收集效率。****处理站废气经集中收集后采用水洗处理后通过1根15米高排气筒排放(DA006),****处理站废气经碱洗后通过一根15米高排气筒(DA008)排放,本次改造将一期、****处理站废气集中收集后通过“碱洗+生物滴滤除臭系统”处理后通过一根15米高排气筒(DA008)排放。 (3)①将原有甲苯罐区甲苯内浮顶罐由低效密封浮盘改造为箱式全接液高效密封浮盘; ②将危险品罐区在用的储罐及装卸平台进行废气集中收集,并将废气送入活性炭吸附设施处理后通过一根15米高排气筒(DA011)排放。 废水:依托现有污水处理装置,****处理站,****处理站处理规模为500m3/d,处理工艺为集水池+微电解池+预氧化池+中和沉淀池+配水池+ABR厌氧+LBQ好氧+絮凝沉淀池+生物曝气滤池+缓冲池+深度氧化池;****处理站预处理系统处理规模为150m3/d,处理工艺为收集池+ECO-Fenton反应+混凝沉淀;综合处理系统处理规模为300m3/d,处理工艺为配水池+UASB池+A/O池+二沉池+膜生物反应器(MBR)+**池;****处理站处理规模为100m3/d,处理工艺为调节池+二级生物反应系统+二级沉淀+排水收集池。厂区各生产废水可通过控制阀门进入不同的污水处理设施。 噪声:低噪声设备;消声、减震;加强设备维护等。 固废:依托原有厂区建设的面积为180m2的一座危废暂存间,各类危废均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地下水、土壤:本项目在现有已建设施上进行改造,依托现有厂区分区防渗系统。现有厂区已进行了分区防渗,其中装置区、储罐区、化学品仓库、污水处理站、应急事故池、化学品库、危险废物暂存间已进行了重点防渗,一般原辅料及成品仓库、循环水场进行了一般防渗。 风险:****处理站设有专人负责管理,在发生异常情况下废水通过临时****处理站内的调节池、收集池等(可用有效容积约250m3),污水站事故应急池(有效容积6.5m3),2个事故应急罐(单罐有效容积47m3)或应急事故池(有效容积5200m3)内。废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后排放,避免超标废水排放至厂区外。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事故废水通过围堰阀门控制进入厂区事故应急池,不达标事故废水分****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 |
(1****处理站废气治理设施优化,将原设计的“两级活性炭”改为《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石化工业》(HJ853-2017)推荐的生物滴滤除臭系统。 (2)甲苯储罐废气治理设施由气相平衡系统处理后无组织排放变动为浮盘由低效密封浮盘改造为箱式全接液高效密封浮盘,甲苯储罐废气无组织排放;危险品罐区在用储罐废气由气相平衡系统处理后无组织排放变动为活性炭吸附处理后有组织排放;装车废气由气相平衡系统处理后无组织排放变动为活性炭吸附处理后有组织排放。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项目建设地点为**市化学工业区化工二路1号现有**有机厂区内 | 实际建设情况:项目建设地点为**市化学工业区化工二路1号现有**有机厂区内 |
无变化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7.75 | 32.46 | 0 | 0 | 7.75 | 7.75 | |
0 | 0.78 | 4.13 | 0 | 0 | 0.78 | 0.78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6 | 21.04 | 0 | 0 | 0.6 | 0.6 | / |
0 | 3.02 | 62.7 | 0 | 0 | 3.02 | 3.02 | / |
0 | 1.91 | 6.87 | 0 | 0 | 1.91 | 1.91 | / |
0 | 32.893 | 48.042 | 0 | 0 | 32.893 | 32.893 | / |
1 | ****处理站 | 废水执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表1“间接排放”****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 | 依托原有污水处理装置,****处理站,****处理站处理规模为500m3/d,处理工艺为集水池+微电解池+预氧化池+中和沉淀池+配水池+ABR厌氧+LBQ好氧+絮凝沉淀池+生物曝气滤池+缓冲池+深度氧化池;****处理站预处理系统处理规模为150m3/d,处理工艺为收集池+ECO-Fenton反应+混凝沉淀;综合处理系统处理规模为300m3/d,处理工艺为配水池+UASB池+A/O池+二沉池+膜生物反应器(MBR)+**池;****处理站处理规模为100m3/d,处理工艺为调节池+二级生物反应系统+二级沉淀+排水收集池。 厂区各生产废水可通过控制阀门进入不同的污水处理设施。 | 对排放口进行2天,每天4次监测,监测因子为pH、COD、BOD5、SS、氨氮、石油类、甲苯 |
1 | 苯甲酸熔融结晶废气工艺废气治理设施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表5 | 项目装置废气经集中收集后,经项目单独的“两级碱洗+6级冷凝+活性炭吸附”设施处理后依托现有厂区DA007排放口(30米)排放 | 排放口进行2天,每天3次监测,监测因子为挥发性有机物 | |
2 | 污水处理站废气治理设施 | 挥发性有机物(以非甲烷总烃计)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 标准限值,氨、硫化氢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2 新改扩建标准限值要求 | ****处理站废气收集处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对各池体进行密闭性改造,加强收集效率。****处理站废气经集中收集后采用水洗处理后通过1根15米高排气筒排放(DA006),****处理站废气经碱洗后通过一根15米高排气筒(DA008)排放,本次改造将一期、****处理站废气集中收集后通过“碱洗+生物滴滤除臭系统”处理后通过一根15米高排气筒(DA008)排放 | 排放口进行2天,每天3次监测,监测因子为挥发性有机物、氨、硫化氢、臭气浓度 | |
3 | 罐区及装卸区废气治理设施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2标准要求 | ①将原有甲苯罐区甲苯内浮顶罐由低效密封浮盘改造为箱式全接液高效密封浮盘; ②将危险品罐区在用的储罐及装卸平台进行废气集中收集,并将废气送入活性炭吸附设施处理后通过一根15米高排气筒(DA011)排放。 | 对排放口进行2天,每天3次监测,监测因子为挥发性有机物、苯。 | |
4 | 燃气导热油炉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3特别排放限值 | 厂区使用的燃气导热油炉均采用低氮燃烧器。 | 排放口进行2天,每天3次监测,监测因子为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气黑度 |
1 | 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并采取隔音、消声等有效降噪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设置有基础减振、隔声及消声等措施。 | 沿厂界布置监测点4个噪声监测点,东、南、西、北四个厂界各设置1个监测点,监测两天,每天昼夜各一次 |
1 | 落实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按照规范要求对厂区地面进行分区防渗处理,加强各类设施及管线日常巡查,避免对地下本、上壤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要求定期组织开展地不水、土壤环境质量的跟踪监测工作。 | 本项目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按照“源头防控、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进行。严格按照《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的要求或《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19)的要求进行防渗,现有厂区地下管道、地下罐、生产污水井及各种污水池、储罐到防火堤之间的地面及防火堤、装置区地面、罐基础、生产污水沟进行重点防渗。同时生产过程中严格进行隐蔽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同时建立了土壤隐患排查制度,定期进行土壤和地下水防治设施排查,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
1 | 项目应按“**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类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处置措施。落实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废活性炭等危险废物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妥善处置。 | 本项目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按照“减量化、**化、无害化”原则,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和处置,确保不造成二次污染。危险废物按照《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的要求进行管理,收集时根据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危险特性、物理形态、运输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包装形式,本项目产生的废活性炭集中暂存于危废暂存间,交**威立雅环境****公司处置。项目危险废物转移过程中严格落实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根据现场调查危废暂存库建设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相关要求。 |
1 | 加强环境风险防控,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风防范措施,规范各类危险物料和危险废物暂存及运输管理,严防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结合本项****公司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实现与相关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有效衔接。加强安全事故防范及应急管理,定期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组织环境应急培训和演练,提升风险防控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切实防范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 ①本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消防、安全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 ②项目单元及厂区采用有自动控制系统,安全泄放系统,事故废气防控系统,可燃、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系统等大气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③厂区设有三级防控体系、足够的事故水收集设施进行水环境风险防控。 ④为建立健全****环境安全应急体系,确保在发生突发环境事故时,各项应急工作能快速启动、高效有序,避免和最大程度的减轻突发事件对环境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结合厂区实际情况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于2022年8月完成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并于2022年8月11日签署发布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2年8月16****环境局进行备案,备案编号420112-2022-008-H,新修订后的应急预案含有本项目风险源。 |
本项目主要依托厂区公用辅助工程、环保工程等,****处理站、罐区及装卸台进行环保升级改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已按环评要求进行“以新代老” |
/ |
不涉及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不涉及 |
/ |
不涉及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不涉及 |
/ |
不涉及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不涉及 |
/ |
不涉及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不涉及 |
/ |
不涉及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不涉及 |
/ |
/ |
/ |
/ |
/ |
/ |
/ |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